9月25日上午,由安徽省人民政府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农业农村部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农民歌会暨2025年“四季村歌”汇演在滁州市皇庆湖公园举办。国家级公共文化品牌“农民歌会”和2025年“四季村歌”活动联动,以内容之新、形式之新,用音乐勾勒出中国农村发展的壮丽画卷,集中展现“歌会+”模式在赋能乡村振兴、激活城乡文旅融合中的创新路径,展现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新气象。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王建华,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钱三雄,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唐珂,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副司长闫晓东,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、厅长周明洁,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爱武,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汤洋,滁州市委书记吴劲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胡春华等领导同志出席活动。王建华、钱三雄、唐珂、周明洁、汤洋共同启动开幕仪式。
 
 
全国联动,天南海北唱村歌。本届歌会以“希望的田野”为主题,采用“1+8+IP”模式,即1场第十届中国农民歌会暨2025年“四季村歌”汇演主场演出活动、8项“欢乐国庆·丰收味道”全省金秋农文旅促消费和群众文化系列活动,并同步搭建“中国农民歌会”IP产业化运营平台。其中,主题演出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模式,以“跨越·千里江山图”“聚力·东西南北中”“奋斗·敢为天下先”三大乐章依次呈现。“跨越·千里江山图”以滁州山水为引,汇聚安徽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宁夏、青海等地的“四季村歌”成果,兼具地域特色和时代气象;“聚力·东西南北中”由中部六省及东北地区的村歌串烧和团体民歌交织呈现,展现多元文化的厚重底色;“奋斗·敢为天下先”在家国情怀主题中凝练出新时代群众的奋进姿态。三大篇章环环相扣,既彰显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和创作活力,也将乡音和乡情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公共文化体验,为“村歌+旅游”的深度融合发展注入动能。
 
 
群英荟萃,共唱文化振兴强音。歌曲《我们的祖国歌甜花香》拉开序幕,抒发了人民群众对祖国的炽热爱恋,展现了城乡焕新、民生安康的时代画卷。专为本届歌会量身打造的歌曲《山水之间》,表达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坚定心声。村歌代表曲目云南《弥渡山歌》,展现了一场生动的农间景象;广为流传的安徽民歌《山乡谣》,歌颂家乡、赞美生活;来自广西的经典歌曲《山歌好比春江水》,旋律优美、意境开阔,展现了壮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、共赴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心;贵州苗族歌手倾情演唱《跨越山海来相见》,唱出了新时代贵州交通巨变所带来的山海无阻,幸福美好生活;宁夏的《走咧走咧去宁夏》极具地域风情,展现黄河奔腾与民族欢庆;青海的《花儿与少年》,唱出了西北土地上最质朴浪漫的情愫;东北的《乌苏里船歌》,勾勒出赫哲族渔民在乌苏里江上撒网捕鱼、满载而归的生动画卷。
 
 
 
 
浙江的《画中游》,抒发了长三角地区“绿水青山”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的新貌,展现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风采;黄梅戏在安徽家喻户晓,《天下黄梅》声声唱家园,戏韵悠长诉美好,唱出文化富民、精神共富的生动实践;《中国农民》《绿水青山》等节目,激励广大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前进。当地农民说道:“歌曲《中国农民》旋律响起,让我特别激动,深有感触,种好咱的田,端好咱的碗,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!”演出尾声,一曲《国家》温情唱响,展现新时代农民与国家共奋进的壮阔画卷,奏响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最强音,为主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。
 
  
 

深耕沃土,书写文旅美好新未来。“农民唱,唱农民。”农歌会舞台上,农民唱主角。来自全国的“村歌”代表、农民音乐人与国家级院团艺术家、特邀嘉宾、游客、农民等齐聚一堂,用一首首劳动号子、村歌民曲,有群众喜闻乐见的乡土风味,有致敬经典的创新演绎,也有原汁原味的新生态唱法……唱出田野风情、丰收礼赞和时代心声,彰显新时代农民充满活力、自信自强的时代风采,诠释广大青年奋进新征程的强烈渴望和美好梦想。现场观众感叹:“今天的节目太接地气了,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农民的风采。”
 
 
活动中,“大包干”带头人、滁州市优秀共产党员、先进工作者、劳动模范、道德模范、各级好人,各类“新农人”、新型农文旅经营主体、和美乡村建设优秀村、驻村第一书记代表和外卖员、快递小哥、网约车司机、环卫工人、家政人员等来自各地的农民代表组成方队,现场观看演出。琅琊区民宿经营业主方红霞说:“农歌会不仅是我们分享丰收喜悦的舞台,形成的巨大流量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。我的民宿已发展到第5个了,收入也逐年增长,文旅产业真旺。”
 
 
多元融合,打造群众文化新场景。主场演出精彩纷呈,“途歌市集”“皖风炊烟”“水岸音浪”“村光大道”四大行进式市集也是热闹非凡,烟火气十足。在“皖美好味道·江淮美食展”区,10口明档大锅现场烹制、展示美食近100种,呈现出“超级皖”美食争霸赛优秀选手挥舞厨具精心烹饪、现场游客群众一边竖着大拇指点赞一边畅快享受美食的浓浓烟火气。来自浙江的游客连声点赞:“农歌会参与度、体验感都很好,不仅看到了精彩的演出,还品尝到了地道的安徽美食,体验了非遗技艺,真棒,形式新,顶呱呱”。“村光大道”成非遗文旅长廊,上海马陆篾竹编织、江苏南京绳结等依次亮相,非遗传承人现场献艺;安徽展区的承庆堂石斛、王氏制扇亮眼,滁菊产品成“抢手货”;黄梅戏表演区,演员着戏服唱经典选段,游客听得入迷,掌声不断。逛完市集,大家手拎文创美食,笑称:“这哪是逛市集,明明是赶大集!”

 
 
  
 
多屏互动,展示新时代中国乡村美。歌会现场发布“村歌地图”,播放了农歌会宣传片,全面回顾了全年“四季村歌”的丰硕成果,生动展现出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面貌。在凤阳县小岗村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设分场景,通过新媒体短视频与主会场实现互动。同时,采取“大屏小屏+录播直播”模式,产品展销、“村歌”展演、直播带货、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,为游客打造“可听、可玩、可品鉴、可传播”的特色游览体验。在国家公共文化云、央视频、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安徽日报、今日头条等10余家国家级、省市级媒体和商业平台直播,引发强烈反响,全网直播浏览量近4000万。借助国家级IP和地域文化资源的双重优势,滁州掀起全民参与的文化热潮,并通过多元化传播矩阵,将影响力辐射至全国,显著提升城市文化形象。

 微信公众号
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