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省美术馆:多元跨界,点亮“双节”文化氛围

2025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,安徽省美术馆精心策划并推出九场展览与二十余场公共教育活动,以多元融合的内容与形式,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,展现了美术馆在“高水平利用”文化资源、“高品质服务”人民群众方面的积极探索。

展览多元,大饱眼福

“历史的塑痕”雕塑展以凝固的形体与磅礴的力量,塑造出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;“刃刻烽迹”汪刃锋版画则以犀利的刀锋记录时代烽火,在黑白分明的方寸间镌刻下深沉的历史记忆。适逢国庆,当观众驻足于这些作品前,两种不同的艺术语言共同完成了一次对民族集体记忆的唤醒,激荡起人们深植于血脉的家国情怀。

“宰贤文中国画展” 以两代艺术家的对话,彰显了笔墨精神在师承中的延续;“天地是吾师——新安画派数字艺术展” 则以前沿科技重新诠释经典,让古代山水画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;而“百年黄胄” 则聚焦于一代大师的炽热情感与时代印记,展现了中国画强大的生命力。三者生动演绎了中国画艺术从传统到现代的“薪火相传”与“活化创新”。

“限时·显示——当代艺术展”汇集了16位与安徽渊源深厚的艺术家,以五十余件装置作品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当代艺术现场。从游走四方的“大猫”到梦幻的机械翅膀,再到由瓶罐组成的彩色世界……天马行空的创作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、感知与思考,每一位观众不仅是展览的参与者,更成为艺术对话的共创者。

活动跨界,亮点纷呈

双节期间,安徽省美术馆推出音乐、绘画、朗诵、手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,为观众提供了多层次、高品质的文化体验。

琴韵颂歌:美术馆里流淌的爱国深情

10月1日下午,“雅乐献瑞·新安画境”古琴音乐会在安徽省美术馆奏响。《归来》《流水》《风雷引》等经典曲目轮番上演,不仅带来视听享受,更引领观众完成了一次文化寻根。古琴合奏《我和我的祖国》以古朴琴音演绎经典旋律,别具深情与厚度,引发观众强烈共鸣。

10月5日下午,“金秋颂歌献祖国”国庆专场音乐会在安徽省美术馆温暖上演。合唱《今天是你的生日,我的中国》《保卫黄河》《游击队之歌》等经典曲目,配合《红心照我去战斗》《黄水谣》《茉莉花》等钢琴独奏,营造出浓厚的爱国氛围。音乐会在全体合唱《歌唱祖国》中达到高潮,激昂旋律回荡在展厅内外,激荡在每位观众心中。

速写画聚:从“速写一座馆”到“爱上一座城”

10月3日,安徽省美术馆变成了一本巨大的城市速写本。来自上海、南京、杭州等16个城市的200余名速写爱好者来到美术馆,共赴一场名为“长三角包邮区速写画聚”的艺术之约。

展厅里、楼梯转角、咖啡厅......随处可见手执画笔、专注描摹的身影。有人刚下火车就拖着行李箱赶来,支起小马扎便沉浸在线条的世界里;有人一边兴奋于“美术馆文创大礼包”,一边交流各自城市的速写趣闻。有人打算把作品寄回老家,有人迫不及待地发到朋友圈,还有人计划办一个小展览。门前的大合影中几百人举着画本,笑容和纸张交织在一起,速写在这里,已经超越了画纸本身,成了一种人与城市的互动。

朗诵快闪:笔墨诗韵唤醒文化记忆

假期每天下午,“山水多奇踪——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”展厅内的诗歌朗诵快闪活动成为众多文艺爱好者翘首以盼的“文化加餐”。专业朗诵艺术家与爱好者们齐聚一堂,用声音唤醒经典。从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的豪迈,到“举杯邀明月”的洒脱,李白的诗篇在展厅回荡,观众仿佛穿越千年,沉浸于墨香与声韵中,感受李白笔下的山水奇踪与文化神韵。

此外,安徽省美术馆还推出“印刻山河·爱我中华”版画体验、“当科技遇见美”板绘设计、“海上生明月”中秋肌理画创作、“当代艺术展·众生相”蓝晒体验、“传统与传承”国画体验等一系列活动,覆盖不同年龄层观众,共同构成假期中一幅多彩的艺术图景。

文创有心,服务暖心

安徽省美术馆“皖美心意”文创商店表现亮眼,多款产品凭借精巧设计广受欢迎。其中,建筑草图亚克力冰箱贴以简约线条勾勒出安美场馆内外轮廓,展现建筑之美;馆藏画作魔方将绝美艺术溢于指尖,成为连接孩子与趣味艺术的优质载体;透卡胶片明信片通过精美摄影底片,重叠光影影像,手持与实景同框,成为游客拍照打卡的必备佳品;相框冰箱贴,作为冰箱上的精致点缀,也是静置桌面的立体纸雕,兼具实用与装饰性。每一件文创都成为连接艺术与日常的温暖媒介。

假期期间,安徽省美术馆还以一系列充满温度的服务举措迎接八方来客。从为老年人、军人、残障人士等开通绿色入馆通道,到配备免费租借的轮椅、拐杖、老花镜等物品;从满足亲子参观需求的母婴室,到遍布各处的休憩点;从“皖美之友”志愿者们细致入微的动线引导,到婉转动人的钢琴旋律;从免费定时导赏到皖美影院。安徽省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的殿堂,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公共文化空间。

未来,安徽省美术馆将继续打造优质艺术内容与服务,让艺术持续温暖城市、点亮生活。